触电后看似没事是否需就医检查与法律责任解析
前些天,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件怪事:他在家修灯泡时不小心触电,手抖了一下,当时觉得没啥大碍,就没当回事。可过了两天,他总觉得心跳有点不对劲,才跑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心脏节律有些异常。这让我不禁琢磨,触电后哪怕表面没事,真就不用去医院吗?从法律角度看,这事儿又该怎么掰扯清楚?
触电后的隐秘风险
触电这事,表面看可能就是麻一下,或者皮肤有点红。但实际上,电流穿过人体时,可能悄无声息地伤及心脏、神经,甚至内脏。说实话,有些伤害不是立马能看出来的。比如,心脏可能因为电击出现短暂紊乱,几天后才暴露问题。更别提神经系统了,触电后手脚发麻、头晕这些症状,有时拖一阵才冒头。所以,别看当时没事,隐患可能已经埋下了。
当然,也不是每次触电都得吓得魂飞魄散。低压电、短时间接触,可能确实没啥大问题。但问题在于,普通人哪有那本事自己判断严重程度?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案例,一个工人在工地触电,当时站起身拍拍灰就继续干活,结果当晚突发癫痫,送医才查出脑部受损。这不就是典型的表面没事,实则有事吗?
医学建议与法律视角
从医学角度讲,触电后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尤其是心电图和神经系统评估,哪怕你觉得自己硬朗得很。电流这东西,太狡猾,伤人于无形。况且,医院的检查记录还能留个证据,将来万一出事,不至于两手空空。坦白讲,我见过太多当事人因为没及时就医,事后想维权时拿不出证据,吃哑巴亏。
换个角度,从法律上说,触电后是否就医还牵扯到责任认定。如果是工作场所触电,单位没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劳动者完全可以主张赔偿。但你要是压根没去医院,事后说自己受了伤,法院可不一定买账。证据链断了,谁也帮不了你。老实说,法律最讲究程序正义,没证据的事儿,再有理也白搭。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
触电后觉得自己没事,到底要不要去医院?我的看法是,别赌运气。去趟医院,花点小钱,图个安心,总比拖出大毛病强。更何况,触电这事不光是健康问题,还可能涉及赔偿、保险甚至诉讼。万一真出了状况,早点检查还能多一份保障。你说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权衡?其实答案很明显,健康无小事,法律也容不得半点马虎。
当然,也有人会嘀咕:我这不是小题大做吗?其实不然。触电后的伤害有时像埋伏的暗箭,防不胜防。我有个老客户,当年触电后没在意,后来肾功能出问题,医生怀疑跟那次电击脱不了干系,可惜没早点查,啥也证明不了。这事儿想想都让人唏嘘。
一点额外的提醒
最后说句题外话,如果触电发生在公共场所或者工作环境,记得保留现场证据,比如拍照或者找个证人。别嫌麻烦,这可能是你日后维权的关键。至于那些觉得去医院太费劲的人,我只能说,命是自己的,权是自己的,别等后悔时才明白这个理儿。触电这事,远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你觉得呢?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1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