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当毛孩子惹了祸
这几年,养宠物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小区里遛狗的、家里养猫的,随处可见。本来是件增添生活乐趣的事儿,可有时候,这毛孩子一不小心惹了祸,比如咬伤了人、损坏了东西,甚至引发了邻里间的激烈冲突,最后闹上法庭的案例,说实话,我这二十年执业生涯里,真是见了不少。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宠物惹的事嘛,赔点钱就完了。但法律上的事儿,往往没那么简单。
一、谁的责任?宠物主人的跑不掉与例外
首先得明确,宠物闯了祸,这个责任主要由谁来承担。根据我们国家的《民法典》相关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一个基本原则,通俗讲,就是你养的宠物惹事,你得负责。这是一种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应用,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不管你有没有错,比如狗绳拴没拴牢,只要造成了损害,你就得赔。
当然,凡事有例外。法律也规定了两种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的情形:一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二是被侵权人有挑逗、投喂、未避开明示危险等行为。比如说,有人故意去逗一条明确挂着恶犬牌子的狗,结果被咬了,那狗主人就可能可以减轻甚至免除责任。不过,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案子,证明对方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在法庭上是相当困难的,举证责任往往压在宠物主人这边,挺麻烦的。
二、证据!证据!还是证据!打官司凭什么?
一旦真的走到了诉讼这一步,最关键的是什么?是证据。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这话一点不假,尤其是在宠物侵权这类案件中。
那么,哪些东西能当证据用呢?
- 医疗记录与费用单据:如果是宠物伤人,受害者的病历本、诊断证明、医疗费发票、后续治疗的费用单据等等,这是证明损害后果和损失金额最直接的证据。
- 现场证据:比如事发现场的照片、视频录像。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监控,小区、路边,甚至是个人安装的,这些往往能还原事发经过。忽然想到,现在技术发达了,有时候行车记录仪都能派上大用场。
- 证人证言:事发时在场的其他人的说法。当然,证人证言需要经过法庭质证,其证明力大小需要法官判断。
- 受损物品的证据:如果是宠物损坏了财物,那物品的购买发票、维修费用单据或者价值评估报告就很重要了。
- 能够证明宠物归属的证据:比如狗证、购买记录、疫苗本等,用以确定责任主体,也就是谁是这个宠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
老实说,收集证据是个细致活,也是个技术活。有时候证据不足,就算事实清楚,官司也可能打不赢。所以,一旦发生纠纷,第一时间固定证据至关重要。
三、赔多少?不只是医药费那么简单
确定了责任,收集了证据,接下来就是赔偿范围的问题了。这可不单单是赔个医药费。
通常来说,宠物侵权案件的赔偿项目可能包括:
- 医疗费: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医疗支出。
- 误工费:受害者因伤无法工作而减少的收入。这需要提供收入证明和误工时间的证据。
- 护理费:如果伤情严重需要他人护理,产生的合理护理费用。
- 交通费:因为就医或者处理事故产生的必要交通支出。
- 营养费:根据伤情和医嘱,确需补充营养的费用。
- 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了残疾,根据伤残等级计算的赔偿。
- 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个比较特殊。如果侵权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比如严重伤残甚至死亡,或者对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痛苦,法院可能会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但坦白来讲,宠物侵权案件中,除非后果特别严重,否则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支持标准通常不会太高,而且需要法官根据具体情况裁量。
其实上面的说法也不全面,还应该考虑到财产损失。比如宠物咬坏了名牌包,那赔偿就得参照包的价值来定了。
四、诉讼并非唯一途径,调解或许更佳
虽然我们一直在谈打官司,但从法律角度而言,诉讼往往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手段。对于宠物引发的纠纷,我个人通常建议优先考虑调解。
邻里之间,或者朋友之间,因为宠物闹上法庭,伤感情不说,诉讼过程也耗时耗力。如果双方能各退一步,通过社区、调解委员会或者自行协商达成和解,签订一个和解协议,把事情解决了,往往效果更好。当然,不是说调解万能,如果对方态度强硬,或者双方分歧实在太大,那该走的法律程序还是得走。
说到这里,我想强调一点,作为宠物主人,文明饲养、规范管理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给宠物必要的约束,比如出门牵绳、大型犬戴嘴套,不仅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是对他人安全的尊重。这事儿,牵扯的远不止一条狗、一只猫那么简单,背后是法律规则和人情社会的平衡。这个问题还有待社会各方,包括我们法律人,持续去关注和思考。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1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