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违章搭建?法律如何界定?
说实话,在我15年的执业生涯中,违章搭建的案件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每当我走进小区,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违章搭建:一楼业主圈占绿地建花园、高层住户封闭阳台变阳光房、屋顶平台加盖房间……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小区美观,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那么,从法律角度看,什么才算是违章搭建呢?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违章搭建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一般理解为:建造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强制性规定而建造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这些强制性规定分布在《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条例》等20多部法律法规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违章搭建不能简单地以是否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或土地证为界定标准,而应由规划、城管等***部门通过法定程序作出认定。
常见的违章搭建形式有哪些?
在我代理的案件中,住宅区域内的违章搭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屋顶搭建:在屋面平台加盖整层房屋,或利用屋面露台、退层搭建简易活动板房、阳光房,或将屋面升高等;
2、一楼庭院内的建筑物:私自将一楼空地围起来作为私家花园、私自搭建车棚、车库等;
3、依附于房屋外墙的建筑物:利用一楼阳台、外墙搭建阳光房、简易棚等;
4、违反业主公约安装的设施:如伸缩晾衣架、封闭阳台、无烟灶台等;
5、逾期未拆除的临时建筑物等。
记得去年我代理的一个案例,某小区一位业主在自家阳台外侧搭建了一个约10平方米的阳光房,他认为这只是”小改动”,不算违建。然而,根据《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禁止”违法搭建建筑物、构筑物”,这显然已经构成违章搭建。
违章搭建由哪些部门管理?
坦白讲,管理违章搭建的”婆婆”确实不少,在举报违章搭建时一定要找对监管部门。不同法律法规在规定禁止性规定的同时,也相应规定了处理违法搭建的部门。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
《防洪法》规定,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或未按照批准的位置、界限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处罚。
在我的执业经验中,城市里的违章搭建主要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城管)或规划部门负责查处。不过,各地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在遇到违章搭建问题时,先向当地城管部门咨询。
相关权利人如何对违章搭建行为进行救济?
对于违章搭建行为,相邻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相关权利人可以行使以下权利进行救济:
1、相邻业主投诉权
相邻业主有权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或规划部门等相关***部门投诉,请求予以拆除,排除妨碍,同时还可要求对违法主体进行罚款等行政处罚。
2、相邻业主诉讼权
如果违章搭建影响了相邻业主的通风、采光、日照、通行等权利,或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相邻业主可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款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我曾代理过一起案件,某高层住宅的业主在自家阳台外搭建了一个铁架结构,严重影响了楼下业主的采光和安全。我们依据相邻权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拆除该违章搭建并赔偿损失。
3、业主委员会权责
业主委员会有权也有义务对违章搭建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对侵害业主共同利益的行为,还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
4、物业公司权责
物业公司同样有权也有义务对违章搭建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对妨碍物业管理的行为,可依据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或业主公约向法院提起诉讼。
物业公司处理违章搭建的义务与权限
物业公司在处理违章搭建问题上,既有法定义务,也有权限边界。这一点很多业主和物业公司都容易混淆。
物业公司的义务主要包括:
1、对违章装修行为进行劝阻;
2、对违章搭建行为进行制止;
3、及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物业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诉业主承担恢复原状、停止侵害、排除妨害等相应民事责任,但这是物业公司的权利,而非义务。
物业公司无权强拆违章搭建
这一点必须强调!在我的执业生涯中,见过不少物业公司因为擅自强拆违章搭建而被业主起诉的案例。物业公司并非行政机关,没有法律授权,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对违章搭建采取拆除等强制行为必须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或由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记得有一个典型案例:某小区业主在阳台上搭建了一间约8.5平方米的厨房,物业公司认为这是违章建筑,未经任何法律程序直接组织人员将其强行拆除。结果业主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法院最终判决物业公司赔偿业主损失1.2万元。法院认为,虽然该厨房属于违章建筑应当拆除,但拆除权应由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物业公司无权行使此权利。
物业公司是否有权以自己名义起诉要求拆除违章搭建?
这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支持的观点认为,违章搭建行为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利益,妨害了物业管理秩序,物业公司作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主体,维持物业管理区域的秩序是其合同义务之一,因此有起诉资格。
反对的观点则认为,虽然违章搭建行为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利益,但并未直接损害物业公司的利益,故物业公司无起诉主体资格。
从我的实务经验来看,各地法院对此问题的判决并不一致。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院支持物业公司作为原告起诉违章搭建的业主。
例如,在”北京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诉王敏拆除违法构筑物案”中,法院支持了物业公司的诉讼请求,判决业主拆除在露台上搭建的违法构筑物。法院认为,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已形成事实上的物业服务关系,物业公司要求业主拆除违法构筑物的请求有法律及事实依据。
物业公司处理违章搭建的实务建议
基于我多年的执业经验,给物业公司处理违章搭建问题提几点建议:
1、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业主临时公约》等文件中明确对违章搭建行为进行界定,对常见多发的违章搭建行为作出列举性规定,明确物业企业的诉讼主体资格。
2、加强装修管理,对装修现场、屋面、露台、庭院等可能违章搭建的重点部位加强巡视,发现苗头及时制止,防止其他业主效仿。可通过限制装修人员或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方式制止违章搭建。
3、联合业主委员会或社区工作人员做好违章搭建业主的说服工作,说服不成功的及时向业主发出整改通知书,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向相邻业主通告,获取其他业主的支持。
4、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劝阻、制止和报告的书面记录、照片等。如果没有留下相关凭据,可能日后成为其他业主拒交管理费的理由或被认为疏于管理。
5、慎重采取强制拆除措施。虽然物业管理相关规定为物业管理企业设定了相关义务,却并没有赋予物业管理企业行政执法权,因此物业企业应慎重采取强制拆除措施。
违章搭建的处罚与后果
违章搭建不仅会面临行政处罚,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1、行政处罚:根据《城乡规划法》等法规,违章搭建可能面临责令限期拆除、罚款等处罚。罚款金额可高达建设工程造价的10%。
2、强制拆除:当事人逾期未拆除的,***有权组织强制拆除。
3、房产交易受限:附有违法建筑并结构相连的房屋,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房地产转移、抵押登记。
4、安全隐患:违章搭建可能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导致安全事故。
5、邻里纠纷:违章搭建常常引发邻里纠纷,影响社区和谐。
结语:依法处理违章搭建,共建和谐社区
违章搭建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多方利益和复杂法律关系。作为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小区管理规约,不进行违章搭建;作为物业公司,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但也要清楚自身权限边界;作为相邻业主,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只有各方依法行事,才能共同维护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社区秩序。在我看来,解决违章搭建问题,不仅需要严格执法,更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违章搭建行为的发生。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遇到违章搭建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依法维权,避免矛盾激化或采取不当方式处理而引发新的法律问题。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1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