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8年被辞退,你的权益保障有多少?
前几天,一位工作了18年的老员工李阿姨找到我咨询。她红着眼圈告诉我,公司突然通知她下个月不用来上班了,只愿意给她3个月工资作为补偿。李阿姨感到既委屈又迷茫,不知道这样的赔偿是否合理,也不清楚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说实话,像李阿姨这样的情况在我的执业生涯中遇到过很多次。长期工作的老员工被辞退后,往往因为不了解法律规定而吃亏。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办案经验,详细讲解工作多年被辞退的赔偿标准和维权方法。
辞退性质决定赔偿标准
首先要明确的是,辞退赔偿的多少,关键在于辞退的性质是合法还是违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劳动者往往忽略了这个关键问题。
合法辞退的赔偿标准
如果用人单位是依法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需要按照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对于工作满18年的员工来说,合法辞退的情况下,经济补偿应为18个月的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如果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举个例子,张先生在北京某公司工作了18年,月薪25000元,而北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由于张先生的月薪超过了当地平均工资的三倍(24000元),因此他的经济补偿按照24000元计算,且最高年限为12年,即2400012=288000元。
违法辞退的赔偿标准
坦白讲,在我代理的案件中,很多辞退其实都是违法的。如果用人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需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于工作满18年的员工,如果是违法辞退,赔偿金应为36个月工资(同样受到上述”三倍工资、十二年上限”的限制)。
记得去年我代理的一个案子,王女士在一家外企工作了18年,月薪15000元。公司以”业绩不达标”为由将她辞退,但实际上王女士的业绩一直处于部门中上水平。经过仲裁和诉讼,最终法院认定这是违法辞退,判决公司支付王女士15000212=360000元的赔偿金。
哪些情况属于违法辞退?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我怎么知道自己是被合法辞退还是违法辞退呢?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
常见的违法辞退情形
根据我的办案经验,以下情况通常会被认定为违法辞退:
1.没有法定或约定的辞退理由就直接辞退员工;
2.在员工患病或负伤的医疗期内辞退;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被辞退;
4.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被辞退;
5.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就辞退员工(除非是严重违纪等情况);
6.以员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辞退,但未经过培训或调岗;
7.集体裁员未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未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我曾经代理过一位在某国企工作了20多年的老员工,公司以”岗位调整”为由将他辞退,但实际上并未提供任何培训或调岗机会。最终,仲裁委认定这是违法辞退,判决公司支付双倍赔偿金。
用人单位可以合法辞退的情形
当然,并非所有辞退都是违法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合法辞退员工的情形,主要包括:
1.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3.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5.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6.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
7.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不得不说,在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会利用这些条款的模糊性来规避赔偿责任。比如,有些公司会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辞退员工,但实际上并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员工不胜任,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培训或调岗。
被辞退后如何维权?
如果你认为自己被违法辞退,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根据我多年的办案经验,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收集证据
证据是维权的关键。你需要收集以下证据:
1.劳动合同、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2.辞退通知书、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等辞退文件;
3.公司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内部规定;
4.工作表现的相关证明,如绩效考核、奖励记录等;
5.与辞退相关的录音、邮件、短信等通讯记录。
我曾经代理过一位客户,他在被口头通知辞退时,机智地用手机录下了整个谈话过程。这段录音成为证明公司违法辞退的关键证据,最终帮助他获得了双倍赔偿金。
第二步:与用人单位协商
在收集好证据后,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准备一份书面材料,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诉求和法律依据,然后约见公司人事负责人或法务进行沟通。
协商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如果能够达成一致,记得签订书面协议并确保协议内容明确具体。
说实话,我经手的很多案件都是通过协商解决的。一旦用人单位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违法辞退的法律风险,往往会愿意提高赔偿标准。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申请仲裁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2.身份证明;
3.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4.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材料。
劳动仲裁一般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案,复杂案件可以延期不超过十五日。
第四步:提起诉讼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有些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当事人不能就该裁决提起诉讼,但可以依法申请撤销。
我曾经代理过一位在外企工作了15年的高管,他被公司以”业务调整”为由辞退。经过仲裁和两级法院的审理,最终法院认定这是违法辞退,判决公司支付了高额赔偿金。整个过程历时近一年,但最终结果是值得的。
实用维权技巧
除了上述基本步骤外,我想分享一些在实践中特别有用的维权技巧:
1.保持冷静,不要冲动辞职
很多员工在得知公司要辞退自己时,会因为愤怒或自尊心受挫而选择主动辞职。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主动辞职意味着你放弃了获得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权利。
记得有一位客户,公司为了逼他主动辞职,对他进行了各种刁难和冷落。幸好他及时咨询了我,我建议他坚持不辞职,最终公司不得不按照违法辞退支付了双倍赔偿金。
2.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劳动法律关系复杂,普通劳动者很难全面了解。在面临辞退时,最好第一时间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获取专业意见。
你可以拨打12333(人社服务热线)或12348(法律援助热线)进行免费咨询,也可以直接咨询专业劳动律师。
3.注意时效期限
劳动争议的仲裁申请时效为一年,超过这个期限,你的权益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发现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及时行动。
我曾经遇到一位客户,他被违法辞退后拖了将近一年才来咨询,当时距离时效期限只剩下不到一个月。幸好我们及时提起了仲裁申请,否则他将失去获得赔偿的机会。
4.善用录音等电子证据
在与用人单位沟通辞退事宜时,可以考虑进行录音(注意在公共场合进行,避免侵犯隐私)。这些录音可能成为证明违法辞退的关键证据。
此外,保存与辞退相关的邮件、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也非常重要。
结语:知法才能维权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李阿姨的案例。在了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后,我帮她分析了情况,认为公司的辞退行为属于违法辞退。最终,在我的帮助下,李阿姨通过劳动仲裁获得了25个月工资的赔偿金,远高于公司最初提出的3个月工资。
作为一名从事劳动法领域多年的律师,我深刻体会到,很多劳动者之所以权益受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法律规定。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更多像李阿姨这样的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益,在面临辞退时能够理性、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住,知法才能维权。在职场中,法律是保护劳动者最有力的武器。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1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