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主营,还有啥能赚钱?谈其他业务收入

除了主营业务,企业还有哪些“赚钱门路”?本文资深律师老李用案例和小故事,通俗易懂地解读了“其他业务收入”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并分析了其重要性。想知道你的企业是否还有被忽视的收入来源?点进来,老李带你一探究竟!

大家好,我是老李,一个在法律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了。这些年,各种各样的经济纠纷、合同争议,我见得太多了。最近在处理一些企业相关的法律咨询时,我发现不少朋友对一个概念挺模糊,那就是“其他业务收入”。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但其实跟咱们每个做生意的朋友都息息相关。

啥是“其他业务收入”?别被名字唬住了!

除了主营,还有啥能赚钱?谈其他业务收入

先别被“其他业务”这四个字给吓到,其实它一点都不神秘。咱们先想想,一个公司,它的主要收入来源,肯定是因为它主营的业务,对吧?比如说,一家饭馆,卖饭卖菜是主业,那卖饭菜的钱就是“主营业务收入”。一家工厂,生产产品是主业,那卖产品的钱就是“主营业务收入”。这都好理解。

但是,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主业之外,还会搞一些“副业”,或者说是“顺带手”能赚点钱的业务。这些“副业”赚来的钱,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其他业务收入”了。 简单来说,“其他业务收入”就是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我记得有一次给一家做机械零件加工的企业做法律顾问,他们主业是给汽车厂供货。但厂里平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边角料、废料啥的。一开始他们就堆在那儿,觉得没啥用。后来我建议他们,这些废料其实也能卖钱啊! 结果他们试了试,还真卖了不少钱。 这笔卖废料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典型的“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都包括哪些“赚钱门路”?

那具体来说, “其他业务收入”都包括哪些呢? 其实种类还挺多的,我给大家伙儿掰扯掰扯常见的几种:

  1. 销售材料收入: 就像我刚才说的那个机械零件厂卖废料的例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用不完,或者说多余的, 卖掉这些材料的收入,就是“销售材料收入”。 比如一家服装厂,买了很多布料,结果设计方案改了,多出来一批布料,卖给其他需要的人,这就是销售材料收入。
  2. 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厂房、设备、办公楼等等。 有时候,这些固定资产自己用不完,或者暂时闲置了, 就可以出租给别人用,收取的租金,就是“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我之前有个客户,是一家物流公司,他们仓库比较大,有一部分仓库暂时用不上,就租给了一家电商公司做仓储,这租金也是“其他业务收入”。
  3. 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无形资产,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也挺常见的。 像商标、专利、专有技术、著作权等等,都属于无形资产。 企业如果许可别人使用自己的这些无形资产,收取的许可使用费,就是“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比如一家软件公司,开发了一套软件,授权给其他公司使用,收取的授权费,就是这种收入。
  4. 包装物出租收入: 有些企业会出租包装物,比如啤酒厂出租啤酒瓶, 水泥厂出租水泥包装袋等等。 收取的租金,也属于“其他业务收入”。
  5. 运输收入(如果不是主营业务): 有些企业,虽然不是专业的运输公司, 但可能为了方便自己的生产经营,也会有运输业务。 如果运输业务不是企业的主营业务,那么运输收入就属于“其他业务收入”。 比如一家电器生产企业,自己有车队负责把产品送到客户那里, 收取的运费,如果是单独核算的,就可以算作其他业务收入。
  6. 其他杂项收入: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收入, 比如像企业食堂对外供餐的收入, 企业内部职工医院对外服务的收入, 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等等, 如果金额不大,也可以归到“其他业务收入”里。

“其他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有啥不一样?为啥要分这么清楚?

可能有朋友会问了,都是企业赚来的钱,为啥要分“主营”和“其他”呢? 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 其实,还真不是。 分清楚“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反映企业经营重心: “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主业是什么,经营重心在哪里。 如果一家企业,“其他业务收入”比“主营业务收入”还多,那就说明它的主业可能不太景气,或者说经营模式可能发生了变化,需要引起重视。
  2. 便于财务分析: 分开核算“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可以更清晰地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比如,我们可以计算“主营业务毛利率”,来了解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水平。 如果把“其他业务收入”也混在一起算,就没法准确分析主营业务的盈利情况了。
  3. 税务处理: 在税务方面,“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虽然现在企业所得税税率基本统一了,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涉及到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时,不同类型的收入可能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政策。 所以,分清楚收入类型,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税务筹划,避免税务风险。 当然,具体的税务问题,还是要咨询专业的税务师或者会计师。
  4. 内部管理需要: 企业内部管理也需要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比如,在绩效考核方面, 对于销售部门,主要考核“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而对于其他部门,可能也会考核“其他业务收入”的贡献。 这样可以更精细化地进行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案例分析:小超市的“其他业务收入”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再举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 假设咱们小区门口有个小超市,主营业务是卖各种日用商品、食品饮料等等。 那卖这些商品的收入,就是它的“主营业务收入”。

但是,这个小超市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业务”。 比如:

  • 代收快递: 现在很多小区超市都有代收快递的服务, 每代收一件快递,可以赚点手续费。 这笔手续费收入,就是“其他业务收入”。
  • 充值缴费: 超市可能还提供手机充值、水电煤气缴费等服务, 从中也能赚取一些服务费。 这部分服务费,也属于“其他业务收入”。
  • 打印复印: 有些超市还会添置打印复印设备, 为顾客提供打印复印服务, 收取的费用,也是“其他业务收入”。
  • 店内广告位出租: 超市里有些墙面或者货架边边角角,可以出租给一些品牌商做广告, 收取的广告费,也是“其他业务收入”。

你看,一个小小的超市,除了卖商品之外,也能通过各种“副业”来增加收入。 这些“副业”带来的收入,虽然可能不如卖商品那么多,但积少成多,也能为超市带来不少利润。

给各位老板的几点建议

最后,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给各位做生意的朋友们提几点建议:

  1. 重视“其他业务收入”: 别小看“其他业务收入”, 有时候,这些“副业”也能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要积极拓展思路,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看看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起来,增加“其他业务收入”。
  2. 规范核算,合理避税: 要规范核算“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做好账务处理, 合理进行税务筹划, 降低税务风险。 如果自己不太懂,可以请专业的会计师或者税务师来帮忙。
  3. 合法合规经营: 开展“其他业务”也要注意合法合规, 不能违反法律法规, 不能侵犯消费者权益。 比如,出租厂房要签订租赁合同, 销售废料要取得相关资质等等。 别为了赚点小钱,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总而言之,“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了解它、管理好它、利用好它, 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能帮大家对“其他业务收入”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如果大家在实际经营中遇到什么法律问题,欢迎随时来咨询老李我。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4752.html

(0)
聚合律师的头像聚合律师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午10:04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午1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