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3分的交通违法行为:你中招了哪些?
各位律政人,相信不少同行在日常咨询中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这违章到底扣几分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话题——记3分的交通违法行为。作为一个在法律圈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法律人,我不仅翻过无数法条,还亲自处理过不少交通案件。今天这篇文章,就从法条到实务,带大家好好梳理一下这些’三分之罚’的门道。
立法动态引发的思考
先说个背景。2022年4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63号)正式施行。这部新规对记分制度做了不少调整,比如新增了一些免罚行为,也细化了扣分标准。我记得当时拿到这个新规时,第一反应是:这对驾驶员来说是福音还是新坑?实务中一看,果然有人欢喜有人愁。今天我们聚焦记3分的那些行为,看看你是不是也曾不小心踩过雷。
记3分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记3分的交通违法行为不算少,主要集中在日常驾驶的细节上。以下是我总结的几大类,配上实务中的观察,供大家参考。
1. 超载但未超标太多的那点事儿
第一类,超载。别误会,不是那种塞满一车人的夸张场景,而是驾驶非营运客车或非校车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但未达20%的。比如一辆核定7人的SUV,挤了8个大人,超了一个。这种情况,一次记3分,外加罚款200元。我有个当事人就因为接送亲戚时多塞了一个人,收到罚单后一脸懵,问我:’这也算超载?’我只能无奈摊手:法律眼里,超一个也是超。
2. 高速路上的低速乌龟
第二类,高速公路上的低速行驶。驾驶机动车在高速上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一次记3分。这条很多人不以为意,但实务中却是个常见陷阱。比如有些新手司机上了高速,怕开快,结果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龟速’前进,摄像头一抓一个准。我处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辩解说自己是为了安全,可惜法条不认‘好意’,该扣还是扣。
3. 禁令标志和标线的忽视
第三类,违反禁令标志或禁止标线指示。比如路边明明画着实线,你却跨线变道,或者红灯亮起前强行闯过去没成功,停在斑马线上。这种行为,一次记3分。我在庭审中见过不少当事人喊冤:’我没看见啊!’但法律不讲情面,标志标线摆在那儿,视而不见就是你的责任。
4. 人行横道的礼让问题
第四类,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或避让行人。这条在城市里尤其常见。我记得有次接了个咨询,司机气呼呼地说:’行人慢悠悠过马路,我鸣喇叭催了一下就被拍了!’我只能苦笑:老兄,法条要求你礼让,不是催促,记3分加罚款,没得商量。
5. 其他零散但易中招的行为
还有些零散的,比如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化品运输车在高速以外的道路上超速未达20%,或者机动车未按规定定期年检。这些行为虽然不常见,但一旦被抓,也是3分起步。实务中,我发现很多人对年检这件事不上心,以为晚几天没事,结果被交警拦下才后悔莫及。
实务难点:三分背后的争议
说实话,记3分的这些行为虽然法条写得清楚,但在实际执法中争议不少。比如超载的认定,到底是按人数还是重量?有些交警现场不好判断,就直接按人数罚,可当事人偏偏觉得不公平。再比如低速行驶,高速路最低时速因路段不同而异,司机哪知道自己开的路段限速多少?我就见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跑去申诉,最后不了了之。法律同仁们,这种模糊地带,你们怎么看?
应对策略:老法律人的经验之谈
遇到记3分的处罚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三步走。第一步,先查清楚违章详情。拿着行驶证和驾驶证去交警队,或者上‘交管12123’APP查记录,看看是不是真扣了3分。第二步,评估申诉价值。如果证据不足或确实违规,就老老实实交罚款,别浪费时间。但如果有疑点,比如摄像头拍得不清楚,可以试着申诉。第三步,吸取教训。记3分不算多,但积少成多,12分就得重考,得不偿失。
我有个习惯,每次处理完交通案件,都会提醒当事人:开车别只顾着赶路,法条才是你的‘导航’。这话听着老套,可真能救命。
常见咨询解答
借这个机会,顺手解答两个读者常问的问题。
Q1:记3分需要学习吗?
不需要。按现行规定,只有记满12分才需要参加满分学习,3分只要交罚款清零就行。不过我建议,平时多看看交通法规,别等到12分才后悔。
Q2:记3分会影响保险吗?
一般不会。保险公司主要看你的出险记录,单纯记3分不至于直接涨保费。但如果多次违章导致扣分多,可能间接影响理赔,这点得注意。
从法理到现实的反思
说到这儿,我想多唠叨几句。记分制度的初衷是约束驾驶行为,可实务中,3分这种‘轻罚’到底有多大震慑力?我有时挺怀疑。比如人行横道礼让行人,罚3分看似合理,但城市交通那么堵,司机哪有心思处处礼让?立法者是不是该想想,怎么平衡效率和安全?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牢骚,法律同仁们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拍砖。
再往深了说,记3分的这些行为,很多是‘无心之失’,比如没看见禁令标志,或者年检忘了。这种情况下,罚款加扣分是不是有点重?对比国外,有些国家对轻微违法更倾向于警告而非扣分。咱们的制度会不会有一天也往这方向走?我拭目以待。
结尾:三分虽小,教训不轻
好了,言归正传。记3分的交通违法行为,看似不起眼,却处处藏着教训。作为一个老法律人,我见过太多当事人因为小违章酿成大麻烦。所以我的建议是:开车多留心,法条记脑中。罚款好交,扣分难补,别等12分满贯再来找我咨询,那时候可就晚喽!
各位同行和读者,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记3分的奇葩案例?或者对这些法条有啥独到见解?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等着看你们的真知灼见。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