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因一时冲动或矛盾升级导致肢体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有些冲突可能只是皮肉之苦但有些则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触犯刑法。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律师我经常遇到当事人对故意伤害罪的构成、量刑以及如何进行有效辩护等问题存在疑惑。今天我就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故意伤害罪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顾名思义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对此有明确规定。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伤害则需要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通常以轻伤为入罪标准。
我曾处理过一起案件双方因停车问题发生口角继而升级为肢体冲突。一方用拳头击打对方眼部导致对方眼眶骨折。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这个案例中打人者主观上有伤害对方的故意客观上造成了对方轻伤的后果因此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要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 犯罪主体 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通常为16周岁特定情况下为14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 犯罪主观方面 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 犯罪客体 他人的身体健康权。
- 犯罪客观方面 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并且造成了他人轻伤以上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此外对于伤害的认定需要结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三、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了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
-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对故意伤害罪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给出了更具体的指导
- 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 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 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确定具体刑罚时还会综合考虑犯罪的起因、手段、危害后果、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是否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等因素。例如如果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四、 故意伤害案件中的常见辩护要点
在办理故意伤害案件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当事人对如何进行有效辩护感到迷茫。其实辩护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辩护要点
- 主观方面辩护 强调被告人主观上没有伤害的故意或者伤害的故意不明显。例如双方因琐事发生争吵被告人只是想推开对方却不慎导致对方摔倒受伤。这种情况下可以主张被告人主观上没有伤害的故意属于过失行为。
- 客观方面辩护 强调被告人没有实施伤害行为或者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例如多人参与斗殴但无法证明被害人的伤情是由被告人造成的。
- 正当防卫辩护 如果被告人的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可以主张正当防卫。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 伤情鉴定辩护 对被害人的伤情鉴定结果提出异议认为伤情未达到轻伤标准或者伤情与被告人的行为无关。
- 量刑辩护: 即使构成故意伤害, 也可以从犯罪起因, 犯罪手段, 被告人认罪悔罪态度, 是否赔偿并取得谅解等方面, 争取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具体的案件中辩护策略需要根据案情灵活调整。我曾经办理过一起案件被告人与被害人是邻居因长期积怨发生争执。被告人在争执中用木棍击打被害人导致被害人轻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我通过调取双方之前的矛盾记录以及被告人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等证据成功为被告人争取到了缓刑。
五、 实用建议
面对可能涉及故意伤害罪的纠纷我建议大家
- 保持冷静避免冲突升级。 遇到矛盾纠纷时尽量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 及时报警固定证据。 如果发生肢体冲突第一时间报警并注意保留现场证据如监控录像、证人证言、伤情照片等。
- 及时就医进行伤情鉴定。 如果受伤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申请进行伤情鉴定。
-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如果涉及刑事责任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合理的辩护策略。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和处理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解读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故意伤害罪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我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理性平和地处理矛盾纠纷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