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又是因为借条的事儿我放下手中的卷宗揉了揉眉心。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起因为借条书写不规范导致的纠纷了。当事人一脸愁容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寥寥数语连个明确的还款日期都没有。你说这官司怎么打
民间借贷本是基于信任的互助行为可现实中往往因为一张小小的借条引发无数纠葛。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借条。
借条不仅仅是一张纸
有人说借条不就是写个借款金额、签个名吗简单果真如此吗我曾见过一份借条上面只写着今借到XXX人民币伍万元整连借款人是谁、何时归还都只字未提更别说利息约定了。这算哪门子借条顶多算个收款凭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明确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看到了吗到期返还和支付利息如有约定是借款合同的核心要素。借条作为借款合同的书面凭证自然也必须体现这些要素。
更进一步说一份规范的借条不仅要载明借贷双方的基本信息、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息约定如有还应包括借款用途、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甚至为了避免日后纠纷还可以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例如选择向出借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陷阱重重如何避开
别以为写清楚了上述要素就万事大吉了。实务中借条里的坑可不少。我曾处理过一个案件借条上写着月息2分看似明确实则含糊。这2分究竟是年利率2%还是月利率2%不同的理解利息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最后法院只能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交易习惯结合其他证据来综合认定。
再比如有些借条上会出现借款人逾期还款需支付借款总额百分之十的违约金之类的条款。看似对出借人有利但如果违约金过高超过了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法院可能会根据借款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毕竟法律保护的是合法权益而不是高利贷。
还有一种情况借款人为了规避法律可能会要求出借人将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这在法律上是明令禁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规范书写有章可循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份规范、有效的借条呢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我们可以参考一些通用的借条范本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法律原理。
以下是我结合多年执业经验总结的借条书写要点
- 明确借贷双方身份信息 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必须准确无误。
- 写明借款金额 金额必须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写书写避免涂改。
- 约定借款期限 明确借款的起止日期避免无限期借款。
- 约定利息如有 明确年利率或月利率避免使用几分利等模糊表述。
- 写明借款用途 虽然并非强制要求但写明借款用途有助于证明借款的真实性。
- 约定还款方式 可以是现金支付也可以是银行转账如果是转账最好注明收款账户信息。
- 约定违约责任 可以约定逾期还款的违约金但违约金不得过高。
- 约定争议解决方式 可以约定发生纠纷时向哪一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借款人亲笔签名并按手印 这是证明借款事实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当然如果借款金额较大或者涉及其他复杂情况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律师起草一份更为完善的借款合同。
潜规则与小技巧
除了上述硬性要求还有一些潜规则和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防范风险。
例如在借款时尽量选择银行转账的方式并保留好转账凭证。这样即使借条丢失或出现争议也可以通过银行流水来证明借款事实。再比如如果借款人要求出借人出具收条出借人可以在收条上注明已收到借款人XXX偿还的借款本金XXX元利息XXX元以避免日后借款人以已还款为由进行抗辩。
又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人或抵押物。这样即使借款人无力偿还也可以通过担保人或抵押物来实现债权。当然担保合同或抵押合同也需要规范书写并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法治社会诚信为本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借贷关系本就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一份规范的借条不仅是对出借人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借款人诚信的约束。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先生拿着一份几十年前的借条来咨询。借条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他依然坚持要找到借款人的后代偿还这笔欠款。他说这是我父亲的遗愿也是我们家的家风。那一刻我深感法律的庄严与人性的温暖。
当然法律并非万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借贷纠纷往往交织着情感、道德等因素。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秉持诚信原则遵守法律规定让借贷关系回归其本来的面貌互助互利而非尔虞我诈。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民间借贷将会更加规范、透明。而我们作为法律人也将继续为构建诚信社会、维护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因借条引发的纠纷会越来越少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多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