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逃逸必被拘留详解逃逸后果与正确处理

车祸后选择逃逸以为可以一走了之殊不知这种行为可能带来远超预期的法律后果。本文深入解析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定义与处罚告诉你逃逸不仅可能面临行政拘留和高额罚款情节严重者更将触犯刑法身陷囹圄。文章更提供事故五步处理法指导车主在意外发生后如何正确应对避免误入歧途。想知道车祸逃逸的代价究竟有多大又该如何做才能明哲保身点击阅读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详细解答。

车祸逃逸必被拘留详解逃逸后果与正确处理

不小心剐蹭了车辆着急上班就开走了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吗 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感觉自己没责任就离开了现场会有什么后果 许多车主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常常因为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或者抱有侥幸心理选择离开事故现场殊不知这种看似省事的做法可能带来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交通事故逃逸的相关法律问题帮您厘清误区了解逃逸的严重后果以及在事故发生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什么是拘留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的区别

车祸逃逸必被拘留详解逃逸后果与正确处理

在讨论肇事逃逸是否会被拘留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拘留的具体含义。法律上的拘留分为两种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两者性质和适用情形截然不同。

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是一种较严厉的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它是由公安机关依法作出的将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行政拘留的期限通常较短最长不超过十五日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例如常见的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

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则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侦查刑事案件过程中为了保障侦查顺利进行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人采取的临时性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刑事拘留的期限相对较长最长可达三十七日。刑事拘留并非最终的处罚而是为后续的侦查、逮捕、起诉和审判等刑事诉讼程序做准备。只有涉嫌犯罪且符合法定情形时才可能被刑事拘留。

简而言之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针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刑事拘留是刑事强制措施针对涉嫌犯罪的行为。

肇事逃逸一定会导致拘留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这意味着一旦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即使在事故中并非主要责任甚至没有责任也可能因为逃逸行为而承担全部责任。

那么肇事逃逸一定会导致拘留吗答案是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肇事逃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会面临严厉的法律处罚。

行政处罚行政拘留与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这意味着对于情节较轻的肇事逃逸行为例如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或轻微伤且不构成犯罪的通常会处以罚款和行政拘留的处罚。行政拘留的具体天数将根据具体情节由交警部门裁量但最长不超过十五日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将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项处罚可谓是十分严厉意味着肇事逃逸者将永远失去驾驶资格。

刑事处罚可能面临有期徒刑

如果肇事逃逸行为情节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则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以下情形

  • 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 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 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强调的是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如果及时救助被害人可能不会死亡。

由此可见肇事逃逸的后果非常严重轻则行政拘留、罚款、吊销驾照重则构成犯罪面临牢狱之灾。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为了避免被认定为肇事逃逸以及更好地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我们应该牢记以下事故处理五步法

  1. 保护现场立即停车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车拉紧手刹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
  2. 查看人员伤亡情况 确认是否有人受伤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力所能及地进行救助。
  3. 报警处理 无论事故大小都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110或122等待交警前来处理。即使是轻微事故也建议报警备案以便后续处理。
  4. 拍照取证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用手机或相机多角度拍摄事故现场照片包括车辆碰撞部位、散落物、周围环境、交通标志标线等为责任认定和保险理赔留下证据。
  5. 等待交警处理 留在事故现场配合交警进行事故勘查和责任认定。如对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可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核。

特别提醒 发生交通事故后切记不要擅自移动车辆不要与对方私了更不要逃离现场。保持冷静依法处理才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态度。

总结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拘留、罚款、吊销驾照甚至刑事处罚的严重后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发生交通事故后务必保持冷静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报警处理配合交警调查切勿逃逸。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才是避免交通事故和法律风险的根本之道。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6915.html

(0)
聚合律师的头像聚合律师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午5:40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午11: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