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他人量刑标准与处罚规定详解
在日常生活中因邻里纠纷、交通争执或感情矛盾引发冲突并导致人身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小王与邻居因停车问题争执一时冲动挥拳造成对方面部受伤小李在酒后与朋友发生口角抄起啤酒瓶将对方头部击伤……这些行为可能已经触犯了故意伤害罪。那么故意伤害罪到底如何定罪量刑不同伤害程度下的处罚标准又有哪些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故意伤害罪的处罚规定帮助您全面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一、故意伤害罪的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
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同时满足以下要件
1.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即自然人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完整性的人格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故意伤害自己的行为一般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2. 客观要件
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且这种行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结果至少达到轻伤程度。损害行为可以是积极的作为如拳打脚踢、刀砍枪击等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如负有保护义务的人故意不履行义务导致他人受伤。
3. 主体要件
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值得注意的是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如果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 主观要件
故意伤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故意伤害罪的处罚标准
故意伤害罪的处罚标准主要根据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划分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一般故意伤害致轻伤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里主要指的是造成轻伤结果的情形。
例如张某因琐事与李某发生争执用拳头打伤李某面部经鉴定为轻伤法院可能判处张某一年有期徒刑或拘役。
2.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容、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以及其他对人身健康有重大损害的伤害。
例如王某与赵某争吵后用钢管击打赵某头部造成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经鉴定为重伤法院可能判处王某五年有期徒刑。
3.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后半部分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例如刘某与周某因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刘某用铁锤猛击周某头部虽无杀人故意但导致周某死亡法院可能判处刘某十二年有期徒刑。
4. 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同时规定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例如陈某因仇恨向孙某面部泼洒硫酸造成面部严重毁容和视力严重受损法院可能判处陈某十五年有期徒刑。
三、故意伤害罪量刑的具体指导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对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有更具体的指导
1. 量刑起点的确定
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2. 基准刑的确定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伤害后果、伤残等级、手段残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伤残程度可以在确定量刑起点时考虑或者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
四、影响故意伤害罪量刑的主要因素
在确定具体刑罚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主要包括
1. 客观因素
1伤害程度轻伤、重伤还是致死
2伤害手段是否特别残忍
3伤害部位是否针对面部、重要器官等致命部位
4伤害工具是否使用刀具、棍棒等危险工具
5伤害后果是否造成被害人残疾、毁容等严重后果
2. 主观因素
1犯罪动机是因琐事冲动还是蓄意报复
2犯罪前后态度是否积极救治、悔过认罪
3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
4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
5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
五、故意伤害罪与相关罪名的区别
1.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两者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主观犯意不同。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只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对死亡结果往往是过失。区分时应综合考虑犯罪动机、手段、工具、部位、力度等因素。
2. 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
故意伤害致死是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但过失导致死亡而过失致人死亡则是行为人对伤害行为本身也是过失的。例如某人故意用拳头打人造成对方摔倒死亡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致死而某人不小心推搡他人导致对方摔倒死亡的则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
3.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权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是社会秩序。前者的目的是伤害特定的人后者则是为了逞强好胜、寻求刺激。例如因个人恩怨殴打特定对象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而随意殴打路人则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六、常见问题解答
1. 初犯故意伤害罪会判多重
对于首次犯罪、情节较轻的故意伤害罪如果只造成轻伤结果且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谅解有自首等情节的法院可能判处拘役或者适用缓刑。但具体量刑还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量。
2. 故意伤害罪能不能取保候审
故意伤害罪中如果仅造成轻伤犯罪情节较轻且不存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宜取保候审的情形如可能再次实施犯罪、可能毁灭证据等一般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如果造成重伤或死亡结果取保候审的可能性较小。
3. 故意伤害罪会留下前科记录吗
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故意伤害罪犯罪人会留下前科记录。但如果被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在执行期满后可以向法院申请消除犯罪记录。
4. 防卫过当造成伤害如何处罚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例如行为人在遭受轻微侵害时使用过度暴力致人重伤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但处罚会明显轻于一般故意伤害。
七、如何避免故意伤害罪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在冲突中触犯故意伤害罪建议公众
1遇到矛盾纠纷时保持冷静避免肢体冲突
2学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而非诉诸武力
3发生小的肢体冲突后应立即停止避免事态升级
4酒后更要控制情绪避免因酒精刺激引发过激行为
5知晓故意伤害的法律后果增强法律意识
八、总结
故意伤害罪是我国刑法中的常见罪名其处罚根据伤害程度和情节严重性有明显差异。从轻伤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到重伤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再到致人死亡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法律对不同情形的故意伤害行为作出了相应规定。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理性处理矛盾纠纷避免因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一旦不幸卷入故意伤害案件无论是被害人还是行为人都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毕竟拳头无法解决问题暴力只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法律责任。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6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