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签然有效律师解读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与风险防范

还在纠结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本文由资深律师以案说法深入剖析电子签名的法律本质与适用边界揭示电子签名背后潜藏的风险与防范技巧。想知道如何让你的电子签真正签然有效避免踩坑速读本文为你解开电子合同的效力密码

各位好作为一名执业二十年的老律师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个挺时髦但也挺实在的法律问题电子签名合同的效力认定。这年头谁还没用过电子合同、线上签字呢尤其是这几年疫情一来远程办公成了常态电子合同更是普及得不得了。方便是真方便但问题也来了这电子签名签的合同真能和纸质合同一样一锤定音具有法律效力吗万一出了纠纷这电子签名靠谱吗

电子签名的法律本质不仅仅是电子章

电子合同签然有效律师解读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与风险防范

说实话很多人对电子签名包括电子印章概念还是有点模糊。一说电子签名就觉得是个电子章敲一下就完事。其实没那么简单。《电子签名法》里说得很清楚电子签名它本质上是一种数据电文是用电子形式包含在数据电文中用来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你看关键词是数据。无论是电子图章还是企业公章的电子化都是电子签名的外在表现形式。核心还是背后的密码技术、数字证书这些东西要确保合同主体可信、签署行为真实、结果不可篡改。这里头数字证书这玩意儿还得是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来认证的不是随便搞个电子图章就行的。

电子签名并非万金油适用范围有边界

《民法典》和《电子签名法》都明确了电子签名在民事合同领域像是借款合同、买卖合同这些包括电子招投标、会计档案管理等等都是可以用的。法律上不排斥电子签名反而认可它的效力。但要注意法律也划了红线有些文书是不能用电子签名的。哪些呢

  • 涉及婚姻、收养、继承这些带人身关系的
  • 土地、房屋这些不动产权益转让的金额动辄几百万上千万还是谨慎点好
  • 还有像停止水电煤气这些公用事业服务的关系到老百姓基本生活也不能用电子签名这种形式。
  • 当然还有其他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能用电子文书的情形。

所以签合同前先看看是不是在电子签名的适用范围内别到时候签了白签。

案例说话电子签名效力认定的坑与雷

光说理论可能有点 dry我给大家讲两个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看完你就更明白了。

案例一电子签名被冒用可靠性成争议焦点

有个案子梦川玖公司跟京汇公司签了个贷款合同为了保险起见京汇公司还找了袁斌做担保也在线签了个《最高额保证合同》上面袁斌俩字是电子签名。结果袁斌说身份证丢过账户可能被人盗用了合同不是他签的这下就闹到法庭上了。

法院怎么判的呢关键就看这个电子签名是不是可靠。《电子签名法》说了可靠的电子签名跟手写签名盖章有一样的法律效力。要可靠就得满足几个条件像是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得是签名人专有的签署的时候也得是签名人控制的签完后任何改动都能被发现等等。京汇公司提交了一些证据证明他们用的电子签名平台是有资质的也用了数字证书。但问题是没法直接证明袁斌的电子签名就是他本人操作的也就是说没法证明这个电子签名是可靠的。最后法院认定单凭这个电子签名没法直接证明合同是袁斌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效力就打了折扣。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电子签名不是万能的关键要证明它的可靠性。一旦电子签名被冒用风险就大了。想想也是传统的纸质合同印章保管在自己手里泄露风险相对小。电子签名不一样信息都上传到网络了一旦泄露被盗用的风险就高了。《电子签名法》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第三十二条规定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要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二 平台背书+多重验证电子签名效力获法院认可

再来看一个案子庄加海跟龙腾公司签了个《提供担保合同》也是电子签名的。后来龙腾公司不认账说没签过这个合同。仲裁委受理了这个案子。龙腾公司虽然承认借款关系但否认签过担保合同尤其是合同里的仲裁条款。

法院调查发现龙腾公司虽然说电子签名无效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可靠。更关键的是龙腾公司之前签过一个《电子合同信息登记确认书》上面盖了公章承诺知道并同意用电子签名还说用电子签名签的合同是真实意思表示。法院认为这个确认书已经表明龙腾公司接受电子签名这种方式了。而且平台还做了时间戳认证虽然时间戳认证不是电子签名效力的必要条件但也能辅助证明合同的完整性和签署时间。综合来看法院最终认定这个电子签名是可靠的合同有效。

这个案例说明如果电子签名平台比较规范有第三方认证再加上一些辅助证据像是实名认证、影像资料、短信验证码等等电子签名的效力还是能得到保障的。法院也会综合各种因素来判断电子签名的可靠性。

电子签名使用风险提示与防范建议

通过这两个案例大家应该对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认定有更直观的了解了。最后我再给大家提几点风险提示和防范建议

  1. 妥善保管电子签名制作数据。 电子签名跟你的身份信息、银行卡、支付密码这些都关联在一起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它。密码别设置得太简单定期更换密码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电子签名。
  2. 及时告知风险并终止使用。 如果发现电子签名制作数据泄密或者可能泄密了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相关方并停止使用。别怕麻烦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否则一旦出了问题你要承担赔偿责任的。《电子签名法》第二十七条有明确规定。
  3. 选择有资质的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 不是所有的电子签名平台都靠谱。要选那些依法设立、取得电子认证许可的机构。这些机构在技术、安全保障方面更有保障。出了问题责任也更明确。《电子签名法》第二十八条也说了如果因为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的问题给你造成损失他们要承担赔偿责任除非他们能证明自己没过错。
  4. 多重验证留存证据。 除了电子签名本身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验证措施像是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码、银行卡验证等等。签署过程最好录屏或者拍照留存万一发生纠纷这些都能成为有力的证据。
  5. 关注电子合同的条款细节。 电子合同虽然方便快捷但合同条款还是要仔细看清楚特别是关于电子签名效力、争议解决方式这些条款。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咨询律师。

总而言之电子签名是大势所趋用好了能大大提高效率但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企业和个人在使用电子签名的同时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做好防范措施才能真正享受到电子签名带来的便利同时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法律问题马虎不得多一份了解少一份风险。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7840.html

(0)
聚合律师的头像聚合律师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午6:32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上午4: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