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咨询:朋友之间或者熟人之间借钱时,因为彼此信任而没有打借条,仅仅是通过银行转账或者微信支付宝转了钱。等到还款期限到了,对方却百般推脱,不愿意还钱。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陷入困境,认为没有借条就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讨回欠款。
没有借条,起诉能否胜诉?
说到这个问题,我忽然想起前几天碰到的一个案例。一位当事人向朋友转了5万块钱,对方因为是多年好友,便只字未提借条的事情。结果钱转过去半年多了,对方既不提还钱的事,电话也不接,微信也拉黑了。
这位当事人很是着急,问我:”老师,我没有借条,只有转账记录,能不能起诉他?会不会输掉官司?”
坦白讲,这种情况虽然棘手,但并非完全没有胜诉的可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责任。”
这条规定实际上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路径。虽然借条是证明借贷关系最直接的证据,但并非唯一证据。如果只有转账凭证,诉讼程序会相对复杂一些,但并非没有胜诉可能。
证据的力量:不仅仅是转账凭证
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除了转账凭证,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证据来支持起诉呢?
实务中,我常建议当事人搜集以下几类证据:
第一,微信或其他社交软件聊天记录。比如对方在聊天中承认借款事实,或者讨论还款计划等内容的记录。
第二,电话录音或见面录音。如果对方在通话或见面过程中承认了借款事实,这些录音就成为了有力证据。要注意的是,录音需要在合法环境下进行,不能侵犯他人隐私。
第三,短信内容。如果你通过短信向对方催要借款,而对方回复时承认了借款事实,这也是有效证据。
第四,证人证言。如果借款时有第三人在场见证,可以请他们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然而,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搜集到非常完整的证据链条。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再强调,借钱时最好打借条,哪怕是朋友或亲戚之间的借款也不例外。
法庭上可能面临的抗辩
说实话,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起诉,被告一般会提出各种抗辩理由。根据我二十年的执业经验,最常见的抗辩理由包括:
一、声称转账是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款项。比如被告可能会说这笔钱是购买某物品的货款,而非借款。
二、声称转账是赠与。特别是在恋爱关系或亲友关系中,被告常常以”当时是赠与”为由拒绝还款。
三、声称转账是其他债务的偿还。被告可能会说这笔钱是偿还之前欠下的款项。
四、声称转账是投资入股或合作款项。
五、声称转账是定金或预付款。
面对这些抗辩,关键在于被告是否能够提供相应证据。根据司法解释,被告提出抗辩后,应当对其抗辩理由提供证据证明。如果被告不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抗辩理由,而原告的转账凭证等证据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条,法院通常会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一个鲜活的案例
我曾经代理过这样一个案例:张先生向其同事刘先生借款90万元,双方因为关系较好,并没有签订书面的借款合同或者出具借条。张先生通过银行账户分三次向刘先生转账共计90万元。后来因为刘先生一直未偿还借款,张先生将其诉至法院。
在庭审中,刘先生辩称虽然收到了张先生的90万元,但这笔钱并不是借款,而是用于其他目的。法院要求刘先生对其抗辩理由提供证据,但刘先生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该款项是用于其他用途。
而张先生除了提供转账凭证外,还提供了他与刘先生之间的通话录音及微信聊天记录。在这些证据中,刘先生明确承认了借款事实,并表示因为资金周转困难暂时无法还款。
法院综合考虑双方提供的证据后认定,虽然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或出具借条,但根据张先生提供的转账凭证、通话录音和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能够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款关系。最终法院判决刘先生偿还张先生借款90万元及相应利息。
预防胜于治疗:借款时的注意事项
老实说,如果当初能够在借款时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首先,尽量索要借条。无论与对方关系多么亲密,在涉及金钱借贷时,最好还是要有书面凭证。借条应当写明借款金额(最好大小写同时标注)、借款期限、是否支付利息以及利率等内容。
其次,转账时注明用途。在进行转账时,在备注栏中明确标注”借款”字样,这样更有利于证明转账的性质。
第三,保存与借款相关的所有聊天记录和通话记录。这些都可能成为日后诉讼的重要证据。
第四,借款金额较大时,最好通过正规渠道办理,比如签订规范的借款合同,必要时可以公证。
没有借条,应如何起诉?
既然已经发生了没有借条只有转账凭证的情况,那么起诉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步,准备起诉状。在起诉状中详细描述借款的时间、金额、双方关系、借款用途等基本事实,并明确诉讼请求。
第二步,搜集证据。除了转账凭证外,尽可能搜集与借款相关的所有证据,包括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短信、电子邮件等。
第三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一般而言,应当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步,缴纳诉讼费。民事案件需要预先缴纳诉讼费,具体数额根据诉讼标的额确定。
第五步,积极参与庭审,提交证据并进行质证。在庭审中,要针对被告可能提出的各种抗辩做好准备,有理有据地反驳。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有律师指导,会大大提高胜诉的可能性。毕竟,法律程序复杂,证据规则严格,普通人很难全面把握。
结语:法律保护诚实守信
虽然没有借条增加了起诉的难度,但并不意味着无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只要有充分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法院仍然会依法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不过,无论如何,借贷时最好还是留下书面凭证,这是保护自己权益的最基本措施。毕竟,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要好得多。
作为从业二十年的资深律师,我见过太多因为省略这一步而导致的纠纷。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在金钱往来上做到有据可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