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为何不能缓刑与假释?
生活中,我们可能听说过累犯这个词,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具体含义,以及为何累犯在法律上会受到更严厉的对待。本文将通俗易懂地解释什么是累犯,以及为什么累犯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并探讨累犯在减刑方面的特殊规定。
什么是累犯?
简单来说,累犯就是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更准确地说,是指之前因为犯罪被判过刑(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满释放或者被赦免后,在五年内又犯了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
举个例子:小张因为盗窃被判刑两年,刑满释放后,三年内又因为抢劫被抓,由于抢劫罪的刑罚是有期徒刑以上,那么小张就构成了累犯。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 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是过失犯罪,则不构成累犯。
- 前罪和后罪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如果前罪只是被判了拘役或者管制,或者后罪只应该判拘役,都不构成累犯。
- 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如果超过五年,就不算累犯了。
为什么累犯不能缓刑?
缓刑,简单理解就是先不定罪,给你个机会。法院判决一个人有罪,但是先不执行刑罚,给一个考验期,如果在这个期间表现良好,就不再执行原来的刑罚了。
但是,对于累犯,法律明确规定不能适用缓刑。这是因为:
累犯表明这个人已经有过犯罪记录,并且在刑满释放后短时间内再次犯罪,说明他/她的人身危险性比较大,改造难度也比较大。如果给累犯缓刑,很可能他/她会再次犯罪,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为了保护社会安全,法律规定累犯不能缓刑。
为什么累犯不能假释?
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他们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提前释放,但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仍然要收监执行剩余刑期。
同样,法律也规定累犯不能假释。原因与不能缓刑类似:
累犯再次犯罪的事实说明,他/她并没有真正悔改,人身危险性仍然很高。如果允许累犯假释,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法律规定累犯不能假释。
累犯可以减刑吗?
虽然累犯不能缓刑和假释,但并不意味着累犯完全不能减刑。法律规定,如果累犯在服刑期间确实表现良好,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也是可以减刑的。
但是,累犯减刑的条件和幅度会比普通犯罪分子更严格。具体减刑的幅度,需要根据累犯的具体情况,由法院依法裁定。
总结
累犯,是指在刑满释放或赦免后五年内再次犯罪的犯罪分子。由于累犯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较高,法律规定累犯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但是,如果累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仍然可以依法减刑,但减刑的条件和幅度会更加严格。这些规定,体现了法律对累犯的从严惩处,同时也兼顾了教育改造和刑罚的人道主义精神。
常见问题解答
- 问:如果一个人之前被判了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罪了,算不算累犯?
答:算累犯。因为缓刑考验期内犯罪,说明之前的缓刑没有起到效果,应当撤销缓刑,按照累犯处理。
- 问:累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有没有限制?
答:有。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如果是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累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8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