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67条揭秘:不可退还费用怎么算?
旅游是放松身心的好方式,但如果行程临时取消,费用能不能退却成了许多人的心头之谜。尤其是在跟旅行社签了合同后,遇到突发情况时,哪些钱能退,哪些钱退不了?《旅游法》第67条明确规定了不可退还费用的处理规则。接下来,我们从生活场景出发,用通俗语言带你弄明白这条法规的实际应用。
生活中的退费纠纷:你遇到过吗?
小张计划国庆节跟团去云南玩,提前一个月交了5000元的团费。可出发前一周,他家里突发急事,只能取消行程。旅行社却说只能退2000元,剩下的3000元属于不可退还费用。小张一头雾水:这钱到底是怎么算的?其实,这种情况在旅游纠纷中并不少见,而答案就藏在《旅游法》第67条里。
旅游法67条说了什么?
《旅游法》第67条规定:如果旅游者在行程开始前提出解除合同,旅行社应当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把剩余款项退还给旅游者。这里的必要费用,就是大家常说的不可退还费用。它指的是旅行社已经实际支出的、无法挽回的成本,比如订好的机票、酒店费用等。但前提是,旅行社得证明这些费用确实发生了。
哪些费用算不可退还?
具体来说,不可退还费用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 交通费用:比如机票、火车票,如果已经出票且无法退改签,这部分钱就退不了。
- 住宿费用:酒店预订后,若取消政策不允许退款,旅行社可以扣除这部分。
- 其他预付款:如景区门票、导游服务费等,只要是提前支付且无法退的,都算在内。
但如果旅行社只是预留了资源,还没实际付款,这部分就不该扣。
旅行社扣费的规矩
法律要求旅行社扣费必须有理有据,不能随便开口要钱。具体有三点要注意:
- 证据要齐全:旅行社得拿出票据或合同,证明费用已经花出去了。
- 提前告知:合同里最好写清楚取消政策,不然可能影响扣费的合理性。
- 合理范围:如果扣的钱比实际损失高,旅游者可以质疑甚至投诉。
比如小张的案例,如果旅行社能证明3000元是已支付的机票和酒店费,那扣除合理;但如果只是预订还没付款,扣这么多就不合规了。
不可抗力怎么办?费用还能退吗?
生活中总有意外,比如疫情、地震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行程取消。这时,《旅游法》第67条还有特别规定: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旅行社在扣除已发生的必要费用后,剩余部分仍需退还。如果旅行社因不可抗力无法提供服务,甚至连已发生的费用都可能得退一部分。这意味着,像疫情期间取消行程,旅游者往往能拿回更多钱。
如何保护自己的退费权益?
明白了法律规定,实际操作也很关键。以下是几步实用建议,帮助你在退费时少吃亏:
- 签合同前看仔细:确认取消条款和扣费标准,避免日后扯皮。
- 保留证据:付款记录、聊天截图等都要留好,以备不时之需。
- 索要费用明细:让旅行社列出扣费清单,逐项核对是否合理。
- 协商或投诉:如果觉得扣费不公,可以先跟旅行社协商,解决不了再向旅游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求助。
常见问题解答
问:合同没写扣费标准怎么办?
如果合同没明确,旅行社只能扣实际已发生的费用,且需提供证明,否则可能得全退。
问:临时取消能退多少?
取决于取消时间和已发生的费用。通常越早通知,退款越多。
总结:知法才能不吃亏
《旅游法》第67条的核心是平衡旅游者和旅行社的权益:你有权退费,但旅行社的合理损失也得保障。关键在于透明和证据,只要掌握规则,遇到退费纠纷时就能心中有数。想知道更多实际案例和应对技巧?不妨多了解身边的真实故事,防患于未然。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8886.html